台灣地區每年約有4000多人死於大腸癌,有1萬多例大腸癌新增案例,令人憂心的是,即使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且自覺已經有症狀,但也只有不到30%比率的人會去做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組長施宜伶表示,根據研究,每一到二年做糞便潛血檢查能降低15%到33%的大腸癌死亡率,國健局自93年開始補助50到69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99年因為菸捐挹注,可以擴大舉辦,因此99年98萬人接受篩檢,是以往的4倍多,但整體篩檢率也僅有22%,因此國健局未來會加強推動,希望民國102年,國人糞便潛血篩檢率能達到50%。

 

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由於良性瘜肉演變成大腸癌需要5到10年的時間,如果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並予以切除,即可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中和紀念醫院分析該院的受檢者發現,高達68%的人檢查後發現有瘜肉,其中71%的瘜肉在乙狀結腸發現,其次分別為直腸21%、升結腸21%、橫結腸17%及降結腸4%;大腸癌的確診位置則以直腸最多,佔43%、乙狀結腸佔25%、降結腸佔5%,其中分布於降結腸以下者就佔超過70%。

 

王正旭指出,經常腹痛、肛門出血、糞便變黑或有血、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食欲下降、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等,都是罹患大腸癌的症狀,但也因與腸道疾病症狀類似,一般民眾往往不易察覺而延誤治療。

 

協會與高醫調查結果顯示,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的民眾中,有52.8%自覺有症狀,其中,做過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者僅各佔27.3%及28.3%,顯示逾2成的民眾即使自覺有症狀,卻無進一步就醫的動作,而受檢者中,做到勤運動及多蔬果者只有20%,不僅一般民眾,高危險群民眾也缺乏疾病自覺。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3/78/2mw7c.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