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0/03 00:07 【台北訊】

醫界指出,台灣孩子偏食、挑食的最大原因是「不覺得餓」與「家長逼食」的惡性循環,結果常常是蛋白質吃過多而影響發育,家長得要修正「吃肉才有營養」的觀念。

 

有名一百五十六公分高、五八‧二公斤重的高一男生到三軍總醫院營養諮詢門診。家長告訴營養師林晏如,兒子很挑食且吃不多,雖然少吃零食、油炸食品和含糖飲料,但只喜歡吃紅肉,不愛吃蔬菜及水果,蛋白質和脂肪吃太多,得了脂肪肝,而且長不高。

 

類似的案例,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李宏昌見多了。他說,十個偏食、挑食的小朋友,九個是蛋白質吃太多,又常合併便秘、胃腸蠕動太慢的腸胃毛病,吃了一推排骨、雞排等肉食,身高卻差人一截。

 

李宏昌表示,蛋白質食物最好佔每日攝取食物熱量的十五%左右,現況卻超過一倍以上。人體要把蛋白質轉化成維持身體運作的能量,非常耗力,還會使血液變酸;與其如此,寧可勸愛吃速食的孩子,少吃一份雞排或肉塊,多吃一份薯條,增加人體所需碳水化合物。

 

此外,家長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在廚房挖空心思,偏偏孩子的腦部尚未發育完全,被其他事情吸引時,就會不覺得餓,家長此時逼食心目中的高營養食物,孩子會不知不覺中產生「吃一點就會飽」的錯誤認知。

 

有名身高一百卅公分、體重廿公斤的國二瘦小男生告訴李宏昌,他從未覺得肚子餓過。李宏昌發現,孩子的家長軟硬兼施,還說出「將來怎麼跟人競爭」的激將言詞,使得用餐氣氛緊張,卻逼不出半點食慾。

 

李宏昌從門診經驗中發現,在排除孩子偏、挑食的生理異常及疾病因素後,該矯治的是大人的心態與行為,像這位國二男生今年去親戚家過暑假,阿姨用不同方式對待,他到開學時長高三公分,重了二公斤。

 

這一代的孩子往往是家中的獨子金孫,兒童保健協會今天發表相關診斷問卷,可以讓家長、保母、老師或社工填寫,與醫師聯手釐清孩子偏、挑食的原因及類型,找出最合適對策,讓大人不再頭痛。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3/128/2e7ds.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10/04 04:11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一名24歲竹科女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抽菸抽得兇,婚後多年仍無法懷孕,檢查發現輸卵管水腫阻塞,連續兩次人工受孕都子宮外孕,分別切除左右兩側輸卵管,造成永久不孕。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正凱說,18歲就結婚的這名女工程師,菸齡已至少有10年,從國中時期就開始抽菸,進入竹科後因壓力大,常抽菸紓壓,菸抽得更兇,一天動輒抽掉2包。

 

照理說,年輕女性應比較容易懷孕,但她婚後一直沒有消息,去年才看不孕症門診,一進門醫師就聞到她身上濃濃的菸味,進一步檢查發現輸卵管水腫阻塞,經手術打通,並做人工受孕,沒想到又子宮外孕,胚胎跑到右側輸卵管,經切除右側輸卵管後,今年再度人工受孕,沒想到左側輸卵管又子宮外孕,只得再切除,使她再也無法懷孕。

 

有一名28歲主婦結婚9年,菸癮也相當大,經檢查她的不孕原因也是輸卵管水腫阻塞,她選擇不以手術打通,直接做試管嬰兒,然胚胎植入子宮卻又鑽回輸卵管,第二次做試管嬰兒依然如此,最後兩邊輸卵管都切除。

 

林正凱說,根據統計美國女性當中,有高達4分之1抽菸,而社會越來越開放的台灣,女性吸菸人數可能也會逐年增加,在他的不孕症門診當中,有許多是抽菸的女性。

 

一般而言,子宮外孕的機率僅有2%,然而長期吸菸女性的子宮外孕機率,則高達4%以上,且為反覆子宮外孕的高危險群。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尼古丁可能會毒化輸卵管細胞組織,造成水腫阻塞,而尼古丁也會改變母體的免疫系統,讓子宮內的受精胚胎「錯亂」,而在子宮外的輸卵管著床,造成子宮外孕。

 

林正凱說,健康正常的母體,輸卵管通常會有蠕動、傳送的功能,將胚胎送到子宮著床,然而多名菸癮大、長期攝入尼古丁的女性,因輸卵管功能異常,胚胎反其道而行不停留在子宮,反而往輸卵管鑽,終造成子宮外孕。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4/78/2e9f7.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9/30 00:0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甲狀腺亢進也會造成肌肉無力!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表示,臨床上曾看過甲狀腺亢進患者早上起床突然發現不能動,全身沒有力氣、癱瘓,以為是中風,只好趕快掛急診,原來是甲狀腺亢進導致血鉀過低,引起嚴重肌肉無力。

 

甲狀腺亢進症狀以體重減輕、心悸較明顯,有些患者雖然感覺肌肉比較沒有力氣、容易累,但因症狀輕微,常受到忽視,而少部分患者會發生急性肌肉癱瘓。郭錦松醫師解釋,有肌肉無力症狀的患者一經治療,大多復原良好,但若沒有好好治療、控制甲狀腺亢進病情,身體很容易再度癱瘓,所以也稱為「甲狀腺毒性周期性麻痺症」。

 

醫師指出,甲狀腺亢進患者若肌肉無力,症狀往往先出現於遠端,然後無力感覺逐漸蔓延至全身,症狀具有對稱性,兩隻腳同時有症狀。置之不理的話,極少數患者的呼吸道肌肉可能受影響。患者常在吃過大餐後、運動後,或飲用含糖飲料後發病。主要是因為糖水、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身體分泌胰島素,使得血液中的鉀離子跑進細胞,進而產生低血鉀。

 

醫師如果不知道這是甲狀腺亢進引起的低血鉀症,貿然讓患者攝取葡萄糖,可能讓肌肉無力症狀更惡化。

 

雖然甲狀腺亢進患者以女性居多,但發生肌肉無力症狀的患者反而是男性占多數,男女比例大約是二十比一,好發於20到40歲男性。

 

郭錦松醫師指出,治療急性肌肉癱瘓時,要為患者適量補充鉀離子,因為細胞中的鉀離子最後還是會跑回血液,所以不能補充太多鉀離子。患者最重要的是要控制甲狀腺亢進病情。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30/128/2e0fb.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