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8 04:11  

圖.文/陳世杰

 

睡姿不良或枕頭高度不當,容易導致落枕,而天氣溫差變化也是原因之一。

 

氣溫下降會導致頸部肌肉僵硬,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落枕。平時應注意頸部保暖,配合就寢前,適度的伸展運動可減少落枕發生。

 

●入睡時,穿保暖頸部的衣物,或夏天時,避免風扇直吹頸部。

 

●伸展側頸肌肉:坐姿,右手空握在椅子外緣,注意右側肩膀不可聳肩;左手置於頭頂,緩慢地將頸部往左側伸展(如圖1),左、右側輪流伸展。

 

●伸展後頸肌肉:採點頭姿勢,雙手將頭輕壓讓下巴靠近胸口(如圖2),伸展到拉緊的感覺約10秒,再讓頸部恢復正中姿勢,重複10回,可增加頸部柔軟度。

 

●頸部毛巾操:採坐姿或站姿,用雙手拉住在頸部後方的長條毛巾或皮帶,協助頸部做旋轉動作(如圖3),可增加頸部旋轉的角度。

 

●輔助性貼紮治療:一般落枕易造成胸鎖乳突肌及斜角肌緊繃,可藉由貼紮治療,緩解緊繃的肌肉(如圖4)。

 

◎運動小叮嚀:落枕會造成頸部無法旋轉,點頭時,產生疼痛,因此伸展運動需以「輕、緩、柔」的原則實行,以微微拉緊的感覺即可。

 

輕度落枕大約3到7天可恢復,但如有長期頸部問題,或頻繁發生「落枕」的情形,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做詳細的評估及治療。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8/78/2l05u.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1/18 12:39 宋襄儀

大部分人觀念,早餐要吃得好,就要多吃一點,這樣接下來幾餐會吃的比較少,甚至有人想用這個方法來減肥!但有國外研究指出,早餐吃太豐富的人,一整天的熱量,反而比少量的人多出400大卡,想減重根本不可能,營養師強調,要控制體重,不是取決於一餐的熱量,建議早餐最好選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比較健康。

 

民眾:「一份還是兩份?然後一份小熱狗。」

煎蛋、培根肉、漢堡夾洋蔥,一頓豐盛早餐,似乎讓人整天活力充沛,但德國最新研究,早餐吃得太好,可能越吃越胖。民眾:「吃東西要看心情。」記者:「如果心情比較好,吃比較多?」民眾:「對啊,就會吃比較好一點。」

大部分人的觀念,早餐很豐盛,午晚餐吃少一點,可以控制體重,但根據德國這份研究,早餐吃太豐富,每天攝取的熱量,比少量的人高出400卡,午晚餐如果也吃一樣多,想「瘦」很難,早餐該怎麼減量,飲料搭配最重要,像一份漢堡,熱量450卡,已經是一般人早餐應攝取熱量,如果配上含有150大卡的奶茶,熱量就太高,最好是吃三明治、喝牛奶,卡路里控制在350卡左右。

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今天要做飲食控制的人,不能單靠一個早餐的攝食量,就會達到一個控制整天食物份量,你的午餐跟晚餐,還是一樣要控制熱量,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

早餐要吃得「好」,質比量更重要,蛋白質、熱量纖維得通通有,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熱量,吃出健康。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8/8/2l0sr.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1/19 00:07 游婉琪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只要短短12分鐘,就能立即檢測家人是否感染腸病毒子宮頸癌或新流感。台大醫學院與教授、醫生、研究員研發出全球獨創「電子抗體工程檢測技術」,發明多功能可攜式診斷儀器「Vsensor」,居家照護技術邁進一步。

 

台大醫院光電醫學中心教授林世民率領研究團隊,集結台大教授與附設醫院醫療人員,歷經一年多臨床實驗,研發出可以在12分鐘內即時診斷病毒或癌症的多功能可攜式診斷儀,準確度接近100%。

 

研究團隊召集人林世民表示,過去的醫療檢測依靠光學技術,將病毒細胞染色觀察。光學檢測儀器龐大且成本高昂,正確率也不高,某些病症甚至因難以初期診斷,延誤最佳治療期。

 

林世民表示,多功能可攜式診斷儀Vsensor拋棄光學檢驗技術,改由半導體晶片電學檢驗技術取代,臨床實驗偵測敏感度高達每毫升2皮克(2pg/mL),透過晶片模組化過程,未來家中只要透過棉花棒沾取適量血液、尿液、鼻液等體液,注入診斷儀中,短短12分鐘,即可正確判讀家人有無感染。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表示,Vsensor將生醫技術結合台灣在電機領域的強項,已獲得國際大廠青睞,發表於國際期刊,證實Vsensor可提供有效診斷、癌症追蹤及治療投藥時程的及時判斷。未來Vsensor量產後,可成為新一代的居家醫護箱。家人一旦疑似感染各類病毒,即可插入該病毒抗體抗原晶片,透過簡易採樣檢測,螢幕上就能顯示檢測結果。

 

林世民預告,最快3年內,Vsensor經臨床治療型態的文化衝擊,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把檢測儀內的電路板縮小,未來民眾只需在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中加裝電路板,即可插入晶片檢測,有如隨身攜帶血糖儀表,達到個人化預防保健與定點照護成果。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9/131/2l1ua.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