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0/11 11:12 中時健康 李世泓/台北報導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眼科醫學界對於近視、遠視或是散光的屈光不正治療,相關手術方式推陳出新,目前常為人所討論的是無刀雷射近視手術,認為它是唯一可使角膜偏薄者仍有接受雷射手術的機會。其實這種認知不是完全正確,譬如PRK手術雖是最早推出,但仍是歷久不衰的,有時候飛秒無刀雷射不能處理的情況,還是要靠PRK來解決。

角膜瓣製作是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LASIK)的第一個步驟,傳統的角膜瓣製作是採用金屬板層刀,目前飛秒雷射提供另一選擇,為了強調飛秒雷射並無使用刀片,所以現在的人習慣將飛秒雷射(Femtosecond Laser)稱為無刀雷射,板層刀就被稱為有刀,但是根據定義,只要是有製作角膜瓣,不管是使用刀片或雷射,仍屬同一種手術,只是它是採用更為科技化的雷射刀而己。真正可稱為無刀的,恐怕是 PRK 更為正確。

雷射近視手術可說是客製化設計,需要針對不同患者的眼睛條件,做出各種專屬的手術程式規劃,不論是PRK或是飛秒無刀雷射(Femtosecond Laser),都可以有效解決患者的屈光不正,雖然飛秒無刀雷射是更新的手術方式,但在不同案例的使用下,PRK也常有其專屬的功能,而且術後表現也一樣優異。

PRK的中文名稱是《雷射屈光角膜削切術》,台大醫學院眼科副教授丘子宏醫師表示,手術方式是用低濃度酒精浸潤角膜表皮層,厚度大約是50微米,手術醫師將角膜上皮移除以後,利用準分子雷射進行削切,以改變角膜的弧度,達到矯正度數的功能,雷射的施放完全由電腦控制。PRK手術的準確度相當高,也可經由程式的調整而矯正散光和遠視,手術後表皮層可以在3-7天重新長出。

PRK的優點是只除去50微米的表皮層,不需要製作角膜瓣,丘子宏醫師表示,這比無刀雷射的100微米角膜瓣要薄一半,所節省下來的角膜厚度可以用於近視度數的治療,所以對於度數較高又角膜偏薄的患者提供很好的幫助,是不錯的選項。此外,這種手術方式提供較佳的角膜強度,可有效預防術後角膜膨隆(圓錐角膜)。另治療的光學區範圍也可較大,降低夜間眩光的程度。而且手術後乾澀的感覺較輕微,也是其特點之一。相較於LASIK,PRK較為一般病患在意的是,手術後的復原期較長,疼痛感較高,手術後最好能夠安排幾天休假。

目前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的方式很多元,設備種類也相當多,丘子宏醫師提醒,想要靠這項手術擺脫眼鏡的民眾,手術前的檢查務必慎重,如果時間允許,多找幾家眼科近視雷射中心比較,也是會有幫助的,在醫師和患者的全程配合下,手術滿意度平均可達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1/4/2eq1r.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10/11 04:11  

圖‧文/廖浩欽

 

許多減肥者以清淡飲食作為減肥手段,也就是多吃青菜,遠離脂肪與澱粉,靠著低熱量的飲食方式,達成減輕體重的目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同樣的困難:「我已經吃很少了,為什麼還是胖?」其實這是因為營養不良的緣故。

 

食物中,有六大類營養是我們每天每餐都必須攝取的,分別是:脂肪、蛋白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水。缺一種就會導致人體生病。

 

減肥不偏食 肉飯菜都吃

 

近年來,有些民眾採取「極低熱量減肥法」,也就是將每日熱量控制在400至800大卡之間,不過即使是熱量低,但是也需要均衡地攝取脂肪、蛋白質與醣類,而非一味地狂吃青菜、水果。若排斥澱粉與肉類,反而會造成人體對肉與飯的渴望(除非是吃素者,但也不能完全不吃澱粉)。

 

很多減肥者就是不吃則已,一吃就停不了,不僅會把減掉的「肥」統統吃回原點,甚至往後更倒退!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餓過頭,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後,終於有吃的了,吃了太多卻也撐死,真是人間慘劇。

 

若長期採取極低熱量減肥法要當心會造成嚴重營養不良,出現掉髮、月經失調、下肢水腫、嚴重便秘等症狀。如果肌肉沒有蛋白質會鬆垮,且造成低蛋白質水腫;沒有澱粉會造成肌肉分解且大便硬結,於是在減肥過程中,就會出現許多不適症狀,而且會中斷減肥計畫。

 

減肥一定要注意飲食均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肉、飯、菜」俱全,但統統控制成「少量」。減肥最怕的是偏食。

 

纖維素是一種人體無法利用與吸收的成份,過度渲染它的好處是不對的。少量的纖維素確實能使大便膨鬆,但是大量的纖維素卻會吸收水份,讓大腸乾燥,不僅難以解便,更容易引發痔瘡發作。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1/78/2eprb.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10/09 04:11  

文/黃仁勇

 

「醫師,我的嘴巴又破了好幾個洞!」

 

「最近吃飯,嘴巴都會痛,沒什麼食慾,怎麼辦?」

 

時序入秋,季節更替時刻,臨床上,可見許多病人開始出現口腔潰瘍的徵兆,且通常伴隨一種或多種因素,例如:貧血、消化不良、腹瀉、疲倦、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月經週期的改變等。

 

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口腔潰瘍的頻繁發作,表面上雖然是潰瘍的表徵,卻通常與一些疾病極為相關。譬如:新陳代謝疾病、心血管及呼吸、消化系統疾病等,一般來說,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但其實與個體免疫力下降,或是免疫功能紊亂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生有相當大的程度是與個人體質有關,但也被認為是免疫力低弱的信號之一,它所帶來的困擾主要是口腔疼痛及飲食生活上的不便。

 

由於目前尚無治療口腔潰瘍的特效療法,基本上都以症狀治療為主,目的在減輕疼痛、或減少復發次數,但不能完全控制復發,因此對口腔潰瘍而言,「預防」便相形重要。

 

以現代預防醫學的觀點,可由提振維持適當的免疫能力著手,但以中醫觀點,秋季仍可藉由適當的藥膳食療進行補養。

 

建議可以多吃較滋陰潤燥的食物,例如:山藥、蓮藕、蓮子、百合、梨子、木耳、蜂蜜等常見的平緩秋燥食物,讓身體得到適度滋潤。

 

烹調方面,宜以清蒸、煮、燉為主,減輕身體燥熱,達成預防疾病與養生的目的。

 

向來具有補氣功能的人參因有調節免疫系統、增強淋巴球吞噬作用,促進醣類代謝,協助身體對抗外來的細菌和病毒感染,也是可考慮的選項,但是應遵醫囑調整為宜,以免越補越傷。

 

不過,最佳的具體預防策略仍應以隨時注意口腔清潔、衛生,戒絕菸、酒,或其他辛辣、刺激性食品;適度規律的運動,並保持心情愉快、生活作息正常、充足睡眠;均衡飲食、攝食足量的蔬菜水果,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等,才是減少免疫力低下發生的不二法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口腔內有經久不癒的潰瘍(2週以上)、或是其他局部因素造成的復發性潰瘍,都應該及早就醫,並尋求正確的診斷及治療,以免延誤診治的黃金時機。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9/78/2em4i.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