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的負重,忍受著懷孕過程中種種不舒服症狀和病痛之煎熬,再加上生產過程的劇烈疼痛之後,孕媽咪總算盼到了小寶貝的誕生。心懷著喜悅與擔憂,喜悅著迎接初生的小生命,擔憂的是不知道要怎麼照顧這個柔嫩的寶寶與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奶水來哺育寶寶。所以,孕媽咪們在產後月子期的第一個星期,除了忍受傷口的疼痛外,還要作母乳之哺育餵養準備,由於很多媽咪是『新手上路』,生平第一次哺乳小寶寶,常常搞得手忙腳亂,甚至乳脹、乳痛、乳腺不暢、乳腺炎或是乳頭破裂等等問題發生。

     現在衛生單位更是不遺餘力倡導母乳哺育,因為母乳確實是小寶寶出生後的最佳營養,母乳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有近百種,且在不同的階段,乳汁成分亦會有所變化,隨著小寶寶的成長階段而提供適當的養分需求。母乳中的初乳更是寶寶(初乳約指小寶寶產後十日內媽咪的乳汁)含有免疫成分的抗體,可以保護小寶寶出生之後的身體健康,抵抗外在病邪病菌的感染。所以外面市售的配方奶粉,如何的科技研究,成分添加模擬母乳,再怎麼樣改善,也無法與母乳匹敵。

     就經濟上的效益而言,現在天災頻仍,物資年年漲價,進口的奶粉一年數漲,小寶寶用母乳哺育,不但是省錢實惠,又有充分營養哺育寶寶成長,增強寶寶免疫抵抗體與提升抗病力的作用。更有研究顯示,適當的哺育母乳(直接親自以乳房餵養小寶寶),不但媽咪在產後的身材恢復更快,並且能幫助子宮收縮,使腹圍縮小,而乳頭刺激,可使乳汁分泌增加,寶寶的吸吮力,使乳腺順暢,堅挺乳房組織,可防止乳房下垂及豐胸作用。

     孕媽咪在坐月子期,除非是個人先天就乳汁缺少者或乳房組織異常者(故古代有奶媽之人以提供母乳幫忙缺乳汁者撫育寶寶),通常在產後的3~5日內乳汁慢慢的會發出來,透過寶寶哺乳和適度的按摩乳房,乳汁就會緩緩的增加。在產後的1~3日,可先試著餵,因此時小寶寶胃容量很小(僅約一顆彈珠大),初乳有時約5~10毫升,可足夠寶寶初三日之食物,只要約2~3小時餵一次即可。小寶寶的哭鬧,並不一定是餓了,所以不要太緊張。

     造成媽咪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古代的中醫婦產科學認為原因有以下數點,有的是因產後勞倦過度、產程太久、元氣大虛,故乳汁不出;有的是產後出血太多,子宮收縮不良,乳汁乃血之所化而成,無血則無以生乳;有的是產後憂思鬱結(如產後憂鬱症),或哺乳過度緊張、煩惱氣滯而乳汁不出,乃肝氣鬱結所致;有的是脾胃氣衰、食慾不佳、沒有營養滋榮,自然乳汁難生。所以在古代的中醫婦產科學中,要使月子期媽咪增加乳汁,就須以補氣養血,疏解肝鬱與健脾開胃為治療原則。

     增加孕媽咪乳汁的藥膳「增乳湯」則源自明末大醫師傅青主所著的「傅青主男女科」書中之生乳丹加減,可以健脾胃、養氣血、暢肝氣,以增乳汁。

     1.藥方組成:潞黨蔘1兩、白歸身酒洗1兩、寸麥冬5錢、通脫木3分、玉桔梗3錢、生黃耆1兩、炒白朮3錢、炒白芍3錢、赤小豆3錢、銀柴胡1錢、炙甘草1錢。

     2.食材:豬前腳1枚、日本山藥半斤、生花生仁2兩。

     3.煮法:將藥材以過濾紙袋封好,同食材入電鍋中,水淹滿食材,外鍋注入2碗水,炖至跳起,再加2碗水炖2次至豬腳軟熟就可吃料喝湯。

     4.養生提示:坐月子期不可吃人參、韭菜,否則乳汁就變少了,孕媽咪要避免吃到。

     5.說明:傅青主醫師乃一代俠醫,明末時救忠良於閹宦,清初時抗清復明,而後隱匿於民間,行醫以濟世,傅青主醫師除醫學外,在詩、文、書、畫皆善學妙用,造詣頗深。其所遺之《傅青主男女科》書中處方和理論受後世臨床醫家和學者所重視,具有深厚學術內涵與臨床應用價值。

資料引用來源: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2+122010053100366,00.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14 17:2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當媽媽的人大都了解餵母乳的好處,卻常因乳房發炎腫脹等不適感而中斷。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指出,現代婦女忙碌壓力大,一旦面臨哺乳時乳房腫脹或乳腺炎及奶水不足等問題,常提早放棄,此時可藉中藥及穴位按摩來改善不適,提升母乳哺育率。

 

廖麗蘭指出,產後的乳房腫脹與乳腺炎常讓媽媽放棄哺乳,大約1/5的哺乳媽媽在產後半年內曾發生乳腺炎,當乳房腫脹到一個程度時,皮膚非常緊繃,寶寶會變得更加不容易含住乳房,乳房腫脹如果沒有適時處理,也可能造成局部阻塞,甚或腫脹發炎(乳腺炎);另外,台灣母乳哺育率低落的原因,主要由於母親奶水分泌不足、職業關係、身體不適等問題。

 

廖麗蘭表示,乳房腫脹在產前產後乳房護理使用按摩、熱敷及寶寶吸吮,的確可以減少乳脹症狀,但有些產婦由於體質因素或產後情緒鬱悶,使肝經氣機鬱結,使用上述方法仍無法完全解決乳房漲痛不適,而影響哺乳意願及哺餵母乳不適的感覺;產後媽媽氣血耗損,加上哺餵母乳讓母親氣血不足,常會使哺乳媽咪產生腰背酸痛、媽媽手及乳汁不足的現象,上述兩種情況,常會使有意願哺乳的媽咪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中斷哺乳,此時可由中醫師針對個別狀況,開予中藥,提供穴位按摩的方法來改善不適。

 

廖麗蘭指出,中醫認為氣不通暢,常引發產婦乳脹、發炎;在經絡學的觀念中屬肝經,對於肝氣不順引起的乳漲,可使用具有通氣作用的藥方改善症狀,例如柴胡、青皮、赤芍、蒲公英、夏枯草、路路通、川芎、當歸等,適合產後乳房腫漲、乳腺發炎、產後情緒鬱悶、胸悶的患者。

 

如果乳汁不足,則需溫補氣血,常用藥才有山藥、白朮、當歸、熟地、麥門冬、杜仲、香附、通草,對於產後氣血不足所產生的頭暈、腰背酸痛、手酸痛、乳汁不足,藉由健脾胃補氣血,增加乳量及濡養強化筋骨。

 

由於婦女對於哺乳資訊有所需求,廖麗蘭進一步指出,聯合醫院也推出公衛計劃,6月5日起在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由婦科群醫師推動中醫哺乳養生計劃,設計八堂課免費課程;內容包含如何正確坐好月子、如何增加乳汁、哺乳飲食、乳漲困惱的處理、認識常見的乳房疾病、產後如何紓壓、產後如何豐胸、以及產後如何使用八段錦恢復苗條身材等相關議題。運用團體衛教及個案經驗分享、中醫養生及體質調理的觀念,來幫助產後婦女獲得支持與健康。

 

資料引用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4/128/25o3m.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6/01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易增加產婦產後頻尿的機率。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懷孕後因為子宮壓迫到膀胱,解小便的次數會逐漸增加。若加上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以致於耗傷帶脈與身體氣血的大量流失,都會影響膀胱的復原時間。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通常懷孕初期,在開始解小便的形態與次數,就會有些微的改變,是因為子宮壓迫到膀胱所致,有些產婦生產後,即時已經做完月子,卻仍頻尿嚴重,往往也影響到生活的品質。在醫學上的統計發現,若是產婦年紀較大或產程較長,抑或是胎兒較大,在生產的過程較容易傷害到骨盆的肌肉群,而使用器械生產者,如真空吸引,或是產鉗生產,以及接受脊椎麻醉者,也較容易發生小便解尿困難的狀況。

 

醫師指出,以中醫來看產後頻尿問題,多屬「虛」所致,並和人體「氣」的運行密切相關;在經絡而言,和任督衝帶四脈也有相關聯、尤以「帶脈以約束衝任督三脈」;因此,若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以致於耗傷帶脈,與身體氣血的大量流失,都是會影響日後膀胱,甚至子宮與身體的復原。

 

中醫針對氣虛導致的產後頻尿問題,可藉由補氣方式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這類型的產婦除了頻尿,大多還伴隨了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或脫肛。做月子期間應多休息、勿勞動、少站立,藉由加強補養身體的元氣,可以幫助改善相關產後頻尿等症候。

 

李思儀醫師表示,產後常見的氣虛導致的頻尿問題,這類型的產婦除了頻尿、大多還伴隨了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或脫肛,嚴重者小腸也可能脫出,可說是整個骨盆腔內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脫垂。在臨床中,甚至還看過孕婦生產後,因為整個骨盆肌肉的受傷,導致於無法下床行走的案例,直到作月子期間,都仍人攙扶才能緩步前進。

 

這樣的案例雖屬少例,但對於剛生產後的媽媽,所造成心裡與身體的負擔也相當大。所幸這位產婦在做月子期間,透過大量補元氣的中藥,幫助骨盆與器官的復元,一星期後就能自行下床走路了,疼痛的感覺也大幅改善。

 

醫師指出,通常這類產婦,只要在坐月子期間,保持多休息、勿勞動、少站立與適時透過中醫的調養,可選用如補中益氣湯,或當歸補血湯進行加減。補養身體的元氣,關於子宮下垂或脫肛,與頻尿的問題,就可以有效改善。

 

產後頻尿也常見腎虛問題所致。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主要可分為腎陽虛、腎陰虛兩類;腎陽虛體質者,這時除了補氣的中藥,更要選用補腎陽的藥物。而腎陰虛的產婦,除了滋補腎陰外,也要兼顧不可太過滋膩,以免影響腸胃功能。

 

李思儀醫師表示,腎虛問題的產後頻尿,若為「腎陽虛」;這類型的患者常見頻頻上廁所,而每次解出的尿量多,到了夜間更明顯,易疲倦乏力,四肢冰冷,或者下肢浮腫,舌淡苔色白,脈象多細弱。這時除了補氣,更要選用補腎陽方,如金匱腎氣丸加上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

 

若為「腎陰虛」者,產婦除了多為虛象外,還伴隨了熱象,可見小便頻數,但是每一次的尿量不多,易口渴、手心或腳心發熱,出現潮熱盜汗的現象,舌偏紅少苔,脈象細數為主。除了滋補腎陰外,也要兼顧不可太過滋膩,以免影響產婦的腸胃功能,選方上可用左歸飲的加減,若是要加強填補腎精,可搭配左歸丸,並加上桑螵蛸、益智仁等。

 

醫師建議,產後平常小便時及平躺休息時,可以多做凱格爾運動;也就是小便時在排尿中途,收縮骨盆底肌(提肛肌),試著暫時中斷小便,從1數到5,然後再慢慢放鬆,可增強女性會陰部肌肉的力量。建議每天至少重覆20次收縮與放鬆的動作。

 

引用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1/128/26mve.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