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1/10 04:11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一名49歲的更年期婦女約半年前,陰道即異常出血、偶爾腹脹等,但她不以為意,認為是更年期症狀。某一天洗澡時突然腹部劇痛,無法站立且大量出血,不久後陰道更脫出大塊腫瘤,嚇壞了婦人及家人。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林大欽表示,婦人接受腹部磁振造影檢查後顯示,她的腫瘤佔據子宮,且從子宮延伸出,經陰道到體外,懸垂在下體,病理組織檢查腫瘤為子宮頸肌瘤,以傳統手術取出大小約22公分、重1.4公斤的肌瘤。

 

林大欽指出,子宮肌瘤是子宮最常見的腫瘤,生育年齡的女性發生率在20%以上,到了40歲以上發生率在40%以上,不孕女性約27%患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可分為漿膜下肌瘤(20%)、黏膜下肌瘤(5%)、肌層肌瘤(70%)。這名婦人罹患的是黏膜下肌瘤,也就是肌瘤長在子宮肌層較近子宮頸處,肌瘤長大逐漸往子宮腔生長。隨著肌瘤長大,包住肌瘤的子宮肌層變薄到只以內膜覆蓋著,形成肌瘤與子宮只有以蒂相連,因突然的腹部用力或突然的子宮收縮,於是肌瘤從陰道脫出。

 

林大欽表示,一半以上的子宮肌瘤沒症狀,但婦人罹患的黏膜下肌瘤容易有症狀,如陰道異常出血、經血過多、頻尿或壓脹痛、經痛等;依婦人子宮肌瘤大小研判,至少已有4、5年,因輕忽加上她長得壯,使得婦人誤以為身體不適與異樣是因更年期及變胖有關。

 

林大欽指出,如果這位婦人及早警覺、就醫,就不會將肌瘤養得那麼巨大,採用子宮鏡切除肌瘤即可,不必動大手術;肌瘤7、8公分已不算小,單一顆10公分以上已經很少見。

 

他呼籲婦女朋友,若下腹有異樣要儘快就醫,不要小病拖成大問題。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0/78/2gm0j.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11/10 04:11

圖.文/張朝煜

 

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編撰的最新急救準則中,修訂了新的民眾版心肺復甦術(CPR)急救流程。新版「成人CPR」較往昔的技巧更簡易。

 

在安全環境中,民眾操作CPR的流程口訣,筆者將之簡化成「3C」:Check→Call→CPR、也可以簡稱為「叫叫壓」。

 

第一個「叫」是對被救者「拍肩叫喚」(如圖1)。若被救者沒有意識反應,立即進行第二個「叫」,是「叫人支援,打電話119」(如圖2)。依照「緊急救護指導員」指導,立即進行第三個「壓」,是對被救者「胸外按壓」。直到救護員到達或病患有反應。

 

眾所皆知,當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CPR,強調的是「沒有正常呼吸」就需被當作是心跳停止般,立即進行CPR。所謂「沒有正常呼吸」,包括「沒有呼吸」與「瀕死狀喟嘆式呼吸(agonal gasps,類似魚離水時,鰓嘴一開一閉狀)」。

 

研究發現,民眾在面對「喟嘆式呼吸」的病患時,會認為仍有呼吸而未進行CPR,其實這種呼吸型態就是心跳停止的初期表現。因此建議:「緊急救護網指導員」在接獲求救電話時,或在急救教學時,需教導民眾辨識該狀況,並對病患立即進行CPR。

 

◎新式CPR民眾僅需要「胸外按壓」的技術,步驟是「先定位→再就位→開始壓」。

 

●先定位:將被救者置於平坦堅實的平面(如地面),施救者跪在病患胸部的一側。按壓定位於病患的胸骨下半部,相對位置是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如圖3)

 

●再就位:施救者將單手掌根置放於該中點,另一隻掌根置於貼胸骨掌根的上方並緊靠之。雙手十指交叉,指尖微微翹起。腕部彎曲約成直角,肘關節打直。施救者上半身在被救者的正上方位置。(如圖4)

 

●開始壓:施救者上半身上下移動,施救者的重量經由手臂傳導到被救者的胸部而呈現下壓與回彈的情況。按壓與回彈的時間應該相同,呈現節律性移動。

 

「用力壓,快速壓(push hard ,push fast)」是強調的重點,按壓深度必須超過5公分,速率快於每分鐘100次。每次胸外按壓完成後,必須讓病患胸部完全回彈後,再進行下一次的按壓。

 

CPR是救人的重要技巧,希望此種簡易的新式CPR方式能夠吸引更多民眾參與訓練。在緊急的時刻,及時利用此項技術而救人一命。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0/78/2gm0k.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11/09 06:1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美容雜誌調查,敏感性膚質的問題,除了生活環境因素的影響,平常使用的化妝品與保養品,如有化學成分,多多少少也會刺激到肌膚,而造成皮膚敏感症狀。每當秋冬季節,乾燥的肌膚會導致上妝不易、卸妝後肌膚乾癢的現象。這樣的症狀,每年都在困擾著台灣約70%的女性。

 

不過,當敏感症狀出現時,如果此時再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保養品調理肌膚,反而容易造成發癢或紅腫的現象。因此保養專家建議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盡量要了解內容成分物,或是選擇天然有機成分的產品,以避免過敏症狀出現。

 

傳統人們所習慣使用的天然保養法,大多是從植物中萃取出的,使用上雖然不方便也較花時間,但卻不會刺激肌膚。像是在西方被稱為聖母百合的水蓮花,其提煉出的精萃所做出的「水蓮花保養品」,不但能幫助肌膚對抗外來因素所造成的侵害,其溫和、舒緩、鎮靜的特色更是早晚修復的完美助力,不但清爽,更能舒靜紅腫狀況,並比一般抗敏成分多出了5倍的功效,也是近年來許多歐美女性所選擇關注的焦點。

 

皮膚科主任表示,台灣有敏感性肌膚問題的女性,除了個人體質所產生的異位性皮膚炎,其他敏感症狀大多是由後天環境所造成,現代化社會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加上長期上妝,不當的清潔步驟,以及長期使用化學成分保養品,更易讓敏感肌膚日漸惡化。醫師建議,與其花大錢購買保養產品使用,不如選對保養品並簡化保養程序,才能更有效地保有健康的肌膚。

 

資料來源: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09/17/2gjmc.html

yoyu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